分类 码农修仙 下的文章

CentOS 7上安装CnCNet红警服务器

还记得那个"核弹准备完毕"、"基地建设完成"充斥耳边的年代吗?红色警戒,这款陪伴了无数80、90后成长的经典即时战略游戏,至今仍有大批忠实玩家活跃在各个战场。我的几位挚友便是这群"指挥官"中的一员,他们几乎每周都会相约在CnCNet平台上,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冷战对决。

然而,这份怀旧的游戏之旅并非总是一帆风顺。太多次了,正当坦克大军即将碾过对方基地,或是超时空兵即将传送到敌人的采矿场时,服务器突然disconnected!所有人被踢回主界面,一场精彩的对决戛然而止。第三方服务器的不稳定,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让每一次游戏体验都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
"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服务器呢?"在某个被服务器掐断的夜晚,我的朋友提出了这个问题。

于是,一个稳定可靠的红警私服计划由此诞生。通过自建CnCNet服务器,我们终于可以告别那些突如其来的断线,完全掌控自己的游戏命运。而这一切,竟然只需要几行简单的命令。

2025-05-21

真正正确使用Cloudflare SaaS优选功能

在数字世界的浩瀚海洋中,Cloudflare SaaS功能犹如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,为众多网站管理员和开发者指引着网络性能优化的方向。它的强大功能,正日益成为这个技术驱动时代的宠儿。但是,当你在互联网的汪洋中寻找一盏明灯,希望找到一篇真正全面、深入且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南时,你会发现这并非易事。许多教程如同海面上的浮萍,表面光鲜,却缺乏深度,甚至彼此抄袭,让初学者望而却步,也让经验丰富的开发者难以获得更深层次的洞察。
今天,让我们摒弃那些陈词滥调,通过一个域名案例,带你深入探索Cloudflare SaaS功能的神秘殿堂。

2024-10-11

浏览器指纹:数字世界中的个人印记

想象一下,当你在浏览Facebook、Instagram或Amazon、Etsy等网站时,这些平台正默默地收集关于你浏览器的各种细节。这包括你的IP地址、操作系统(如Windows或macOS)、屏幕分辨率,甚至你安装的字体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信息,一旦汇总,便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浏览器指纹。这个指纹,就像你手上的纹路一样,是独一无二的,能够让网站识别出你,即便你清除了Cookies或使用隐私模式。

2024-10-01

用Vercel+Supabase搭建Umami 遇到的坑

昨天为了节约时间,用了Umami Cloud官方的免费版本做统计,正在美滋滋中,后来有水友留言说官方的一言不合就要停一下,官方的界面,其实还挺好

反正自己也想搭建,果断的自己搞一个出来吧,首先想到的是keyob.app,尽管他老是跳验证,验证还慢,但他支持docker直接部署,就再用用吧

直接建立一个,用上aiven.io的Mysql,因为keyob的免费机房只能选 华盛顿和法兰克福,所以aiven只能选弗吉尼亚节点

轻松成功,但是速度相当不令人如意...挺慢的,而且因为keyob.app的免费版限制,不能绑定域名,就不能白嫖CF大善人的加速了..

2024-09-25

Mongodb宣布弃用 Data API 和 Https Endpoints?

MongoDB 的 Atlas Device Sync、Atlas Edge Server、Data API 和 HTTPS 端点已弃用。Data API 和 HTTPS 端点将于 2025 年 9 月 30 日达到生命周期结束并被删除,使用这些的用户应迁移到替代解决方案。替代方案包括 MongoDB 驱动程序和原生语言框架、MongoDB 驱动程序和 Cloud Native Functions、合作伙伴解决方案等,并介绍了各方案中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。

官方给出的看似解决的解决方案

  1. MongoDB 驱动程序和原生语言框架自己搭建
  2. MongoDB 驱动程序和 Cloud Native Functions
  3. 合作伙伴解决方案

我自己

最近,我收到了MongoDB官方的一封邮件,通知我他们即将废弃Data API。今天再次查看时,果然在官方文档中看到了这一公告:Data API弃用通知

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,因为Data API一直是MongoDB的一大卖点,许多人选择它正是因为这个接口的便捷性,尤其是云函数部署的用户。

加上在我看来,官方3个方案其实并不能完全替代Data api,看似3个方案,其实上就是让用户自己建立中间件来链接mongodb而已,这看似替官方省下硬件成本,将成本转稼给用户端的作法,完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。

MongoDB的开发者论坛上,我发现许多用户对这一决定感到困惑和担忧。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要废弃这样一个受欢迎的功能,尤其是对于那些依赖Data API的中大型云项目来说,迁移成本相当高。一些用户甚至明确表示,他们可能会在明年减少对MongoDB的支持。

尽管如此,作为MongoDB的忠实用户,我仍然希望官方能够重新考虑这一决定。毕竟,在数据库技术如此多样化的今天,一旦用户选择离开,他们可能就不会再回来了。

我衷心希望MongoDB能够继续发展和进步。

2024-09-24